在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廣袤玉米田中,一場農業科技的革命正悄然上演。幾臺先進的四輪自走式除草機,在無人的駕駛艙內,憑借精準的北斗導航系統,自如穿梭于田間,它們不僅高效清除雜草,還能巧妙避開每一株珍貴的秧苗。
這一令人矚目的場景,正是“北斗+農業”深度融合的生動寫照。近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發展國際論壇在京舉行,期間揭曉了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創新應用典型案例,滄縣鑫翰合作社憑借“北斗在農業無人機中的應用”項目榮耀上榜。
畫面中,另一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播種機正穩健作業,這標志著滄縣鑫翰合作社在農業現代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作為當地首家引入北斗導航系統的合作社,他們已擁有超過200臺智能化農機,這些“天眼”裝備讓農業生產實現了質的飛躍。
北斗導航系統通過衛星高精度定位與傳感器感知技術的結合,實時掌控農機的位置、速度及姿態,確保農機在無人駕駛狀態下也能精準作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地塊,系統能夠自動規劃最優路線,無論是播種、旋耕、收割還是噴灑農藥,都能實現精細化操作,大幅提升農資利用率,有效降低成本。
滄縣鑫翰合作社已組建起一支百余人的專業團隊,他們運用200多臺各類農機,管理著超過一萬畝流轉土地,從耕地、播種到收獲、噴灑,全程自動化操作,展現了現代農業的高效與便捷。合作社還為托管農戶的10.24萬畝土地提供智能化服務,進一步推動了農業智能化、精細化管理進程。
北斗導航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更為農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滄縣鑫翰合作社的成功實踐,無疑為京津冀乃至全國的農業現代化探索了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