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汽車零部件行業表現出色,以11.26%的漲幅在汽車整體板塊中獨占鰲頭。這一背景下,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自然成為了投資者們關注的焦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6家汽車零部件上市企業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其中,寧波華翔和恩捷股份預計歸母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而其他企業則均預計能取得不同程度的盈利。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儲能市場的爆發以及海外出口的持續繁榮等多重積極因素,共同推動了鋰電、汽車熱管理等板塊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顯著提升,成為當前半年報窗口期的重要看點。
全國汽車市場在上半年產銷量雙雙突破1500萬輛大關,這一強勁表現也帶動了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例如,神通科技,一家專注于汽車非金屬部件及模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其業績預報顯示,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車市場保持平穩,客戶訂單持續增加。
新能源乘用車已成為車市增長的主要動力,滲透率穩定超過50%。同時,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也在持續增長,1至6月累計裝車量達到299.6GWh,同比增長47.3%。這一系列數據在鋰電上市公司的半年業績預告中得到了直觀體現,歸母凈利潤普遍增長,其中華友鈷業預計盈利最高,主要得益于鈷價的回升。
在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半年預報中,“出口”一詞頻繁出現。多家企業表示,出口業務持續向好,成為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通達電氣預計其歸母凈利潤將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出口業務的持續增長。
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額達到395億美元,同比增長5%。其中,鋰離子電池出口保持在50億美元左右。美國、歐洲是中國汽車零配件的主要出口目的國,同時,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市場以及東南亞市場的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長。
盡管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勢頭強勁,但賬期和“年降”問題仍然困擾著不少企業。近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持續增加,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資金和業績壓力。同時,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還被主機廠要求每年降低產品價格,即“年降”,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已開通相關投訴平臺,受理中小企業關于重點車企賬期承諾和貨款支付等問題的反映,協調推動解決。然而,仍有汽車零部件公司內部人員表示,目前賬期并沒有明顯縮短,主機廠也沒有主動提出縮短賬期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