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佳儒
2024年6月19日,永輝超市全國首家胖東來模式調改店——鄭州信萬廣場店開業,該店首日銷售達188萬,約為調改之前平均日銷的13.9倍;當日客流超1.2萬人,約為調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
首店調改成效顯著,永輝超市加快調改節奏。2025年6月13日,永輝超市第100家胖東來模式調改店開業。那么,歷經一年多的調改升級,永輝超市究竟賺了多少錢?
近日,永輝超市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40億元。這是名創優品入局后,永輝超市交出的首份中期“成績單”。若預虧數據不發生重大變更,永輝超市將創下2022年以來的最差中報利潤數據。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上半年,永輝超市還盈利2.75億元。可見,“胖改”戰略下,永輝超市借勢胖東來的“名”,仍難創“優品業績”。
一邊是“胖改”門店數量快速擴容,另一邊卻是由盈轉虧,如此反差之下,讓人不禁疑惑:“胖改”一年多來,永輝超市為何會陷入“越改越虧”的境地呢?
越改越虧迷局:永輝門店調改究竟多“燒錢”?
永輝超市,國內超市巨頭,巔峰時期門店數量超1000家,年營收超900億元,國內第一個市值超千億的商超企業。
胖東來,全國十幾家門店,大多位于河南省,非上市公司,卻以極致的口碑與服務成為行業標桿。
很難想象,曾經的超市巨頭永輝超市,如今會選擇向胖東來這家區域零售企業取經。2024年5月初,永輝超市十余位公司高管親赴許昌,拜訪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此后,永輝超市“胖改”拉開序幕。
從財務數據上看,永輝超市“胖改”的代價并不小。2025年上半年,永輝超市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2.40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虧8.3億元。
永輝超市之所以越改越虧,主要原因就是調改本身的高投入。業績預告中,永輝超市披露,門店調改需經歷歇業裝修、新設備投入、舊資產報廢、重開業支出、人員技能爬坡等大量必要過程。
門店調改到底多“燒錢”?方正證券1月份發布的研報認為,永輝超市單店調改費用800萬左右,同時調改店還需10-20天左右的閉店改造。東吳證券研究員去年11月根據實地調研情況測算,永輝調改門店改造投入800-900萬。
綜合券商觀點,永輝超市單店調改費用在800萬以上。2025 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共調改開業93家門店。粗略估算,永輝超市上半年調改投入或超7億元。
2025年以來,由于永輝超市的單店調改從早期試點已經進入規模化復制階段,調改成本或已出現下降,具體調改成本,公司未披露。
永輝超市一邊調改,還在一邊閉店,這是公司虧損的另一大原因。2025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共關閉227家長期虧損的門店。公司稱,閉店過程中產生租賃賠償、人員賠償、商品出清和資產報廢等成本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步入2025年,永輝超市無論是調改還是閉店,節奏明顯加快。今年上半年,公司共調改開業93家門店,調改數量是2024年31家的3倍;閉店數量達到227家,接近去年關閉的232家。
節奏的變化,與名創優品的入局有關。2024年9月,名創優品子公司以62.7億元收購永輝29.4%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今年3月,由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掛帥的改革領導小組正式成立,董事會授權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葉國富直接主導永輝超市的調改進程。
而按照葉國富的規劃,永輝超市2025年調改門店達200家左右,并關店250至350家,計劃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門店的調整。
這也意味著,永輝超市下半年仍需背負不小的成本壓力,公司也將2025年定義為轉型的深水期和持續陣痛期。
那么,在葉國富主導下,永輝超市“胖改”有怎樣的策略?永輝超市還要多久能實現盈利?
葉國富“揮刀”,永輝還要痛多久?
葉國富是名創優品創始人,也是胖東來的鐵桿粉絲,他認為,胖東來模式比山姆、costco等美國模式更優秀:“永輝超市必須要調改,胖東來模式是中國超市唯一的出路,不調改‘必死無疑’”。
基于此,葉國富為永輝超市的調改揮出了多把“利刃”。葉國富第一把刀揮向產品,與胖東來同步“品質零售”的產品體系,比如胖東來自營產品區域只擺放著果汁、食用油、燕麥品等幾件大單品。
根據永輝超市的規劃,未來永輝超市店面將分為小店2000平方米,中店2600平方米,大店3200平方米三種模式。葉國富認為,這樣的面積不需要太多單品,要聚焦核心大單品,3年目標是孵化100個億元級單品。
西南證券6月份的研報顯示,永輝超市選品方面進行全面汰換升級,換新率普遍在60-70%,引入更多進口品牌、胖東來品牌,并致力于研發升級自有品牌。
緊接著,葉國富的第二把刀砍向了供應鏈,直指供應商頻繁更換,以及中間商層層加價的問題。
2025年3月,永輝超市全球供應商大會上,葉國富表示,永輝要與核心供應商建立長期的深度合作,首批鎖定200家核心大供應商,“由我本人親自篩選,見面”;同時,砍掉中間商,把層層加價轉為裸價直采。
葉國富動刀供應鏈,源于永輝近十年發展中的經驗教訓。
2015年以來,永輝超市探索永輝生活、超級物種、mini店、會員店。多渠道形態協同,永輝超市仍走進低谷。2021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連續下滑,從910.62億元降至675.74億元,歸母凈利潤持續虧損,合計虧損95億元。
海通國際認為,永輝超市的探索之所以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公司更注重前端業態模型,即如何更快更便利地觸達用戶,而未涉及后端供應鏈變革。
為了快速推進轉型,永輝超市在組織結構上也做出了調整。值得注意的是,永輝超市的“胖改”,是董事長張軒松、前CEO李松峰發起的。然而,今年3月,李松峰落選董事同時未被續聘為公司CEO。
對于李松峰的出局,外界認為與永輝超市調改速度不及葉國富預期有關。李松峰任職截止是在3月中旬。截至 2025年3月底,永輝超市共完成了47家門店的調改。
時至今日,永輝超市CEO之位一直空缺,葉國富任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
對于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永輝超市董事張軒寧投下反對票,其對李松峰的能力高度評價,并對CEO的空置感到憂慮。張軒寧還希望經營層和股東團結一致,看問題做決策要謹慎,不以偏概全,不搞機會主義。
從目前的數據上看,永輝超市的調改已經初見成效。長江證券研報顯示,截至3月底,永輝超市41家開業滿3個月的“穩態調改店”3月單月實現利潤1470萬元、一季度累計實現利潤7472萬元。
隨著調改見效以及調改門店擴容,永輝超市的虧損陣痛還將持續多久?什么時候實現盈利?
根據多家券商分析師預測,永輝超市盈利時間或在2026年,但盈利數據差距較大。比如東北證券預計公司2026年歸母凈利潤5.67億元,國金證券預計12.78億元。
永輝超市還有一個留給外界的疑問:其所學習的胖東來,目前僅有十幾家門店,核心區域集中在河南省;而永輝超市即便經過關店調整,仍有幾百家門店。在這樣的情況下,永輝真的能成就“全國版胖東來”嗎?
未來,對于永輝超市的調改成效以及業績表現,我們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