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LIGO探測到超大質量黑洞合并,挑戰恒星演化理論極限

   時間:2025-07-19 06:15:43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宇宙的深邃舞臺上,一場前所未有的黑洞合并大戲震撼上演,其壯觀程度令科學界為之驚嘆。2023年,位于美國華盛頓州漢福德與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幾乎同時捕捉到了一個非凡的信號——GW231123,這一引力波信號源自迄今為止人類探測到的最大質量黑洞合并事件。

這次合并事件的主角是兩個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分別相當于103倍和137倍的太陽質量,合并后形成了一個重達225倍太陽質量的新黑洞,這一數字刷新了引力波天文學的歷史記錄。這場宇宙級的“碰撞”不僅產生了巨大的能量,約有15個太陽質量的物質在合并過程中被轉化為純粹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宇宙四方傳播,最終在距離地球約20億至130億光年的遙遠距離上被LIGO的雙子探測器精準捕獲。

GW231123的發現給現有的恒星演化理論帶來了巨大挑戰。根據恒星演化的標準模型,質量超過140倍太陽的恒星在生命末期會發生劇烈的對不穩定超新星爆發,這種爆發足以摧毀恒星核心,使其無法留下任何黑洞。因此,在60到130倍太陽質量之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質量空隙”,在這個范圍內的黑洞應該極為罕見。然而,GW231123中的黑洞質量卻恰好落在了這個“禁區”內或其邊緣,這讓科學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黑洞的形成機制。

除了質量驚人,這兩個黑洞的自旋特征也極為罕見。它們以接近廣義相對論理論極限的速度旋轉,自旋參數分別達到0.9和0.8,這種極高的自旋速度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探索其形成機制的關鍵線索??茖W家們推測,這兩個黑洞很可能是早期較小黑洞經過多次合并后逐步增長形成的,這種層級合并的過程使得黑洞的質量和自旋速度不斷增加,最終形成了觀測到的極端天體。

GW231123的成功探測不僅展示了LIGO探測器的強大能力,也標志著引力波探測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這次探測將引力波探測技術和理論模型推向了極限,科學家們需要使用最先進的理論模型來解析這一復雜信號。雖然引力波信號的持續時間僅有十分之一秒,但這短暫的瞬間卻包含了關于黑洞質量、自旋、距離等關鍵物理參數的重要信息。

自2015年LIGO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以來,該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如今,LIGO已經與意大利的Virgo探測器和日本的KAGRA探測器形成了全球協作網絡,大大提升了探測能力。在2023年5月開始的第四次觀測運行中,這個國際合作網絡已經探測到超過200個黑洞合并候選事件,累計探測數量更是突破了300個。GW231123這樣的稀有事件能夠成功被探測和分析,正是得益于探測能力的大幅提升。

GW231123的發現對于理解中等質量黑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在宇宙中,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大量的恒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但中等質量黑洞一直相對難以發現。GW231123表明,質量約200倍太陽的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可以通過引力波驅動的合并過程形成。這類黑洞可能在星系演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層級合并的方式不斷增長,最終可能發展成為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GW231123的復雜特征也對科學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信號模型在推斷參數方面存在差異,表明該事件的某些性質存在較大的系統性不確定性??茖W家們正在努力改進用于解釋此類極端事件的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中最極端的物理過程。GW231123的詳細分析結果已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4屆國際廣義相對論與引力會議暨第16屆Edoardo Amaldi引力波會議上發布,并通過引力波開放科學中心向全球研究人員開放,供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珲春市| 滦南县| 永善县| 台中市| 钟祥市| 铜山县| 岑溪市| 巴里| 鄄城县| 忻城县| 宁化县| 乌拉特前旗| 罗城| 犍为县| 呼玛县| 石渠县| 高淳县| 鄂尔多斯市| 毕节市| 洪泽县| 宜春市| 铜川市| 馆陶县| 林西县| 洛浦县| 阳山县| 东城区| 耒阳市| 当阳市| 张家界市| 抚顺市| 永善县| 定边县| 宣汉县| 清水河县| 贵州省| 长白| 朝阳市| 周口市| 黎平县|